郑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19 10:35:38


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如今,中国国运当头,蒸蒸日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诚如习总所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国家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国力的兴盛,国力的兴盛又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提升着民族自信,同时,也提振了世界其他各国家各民族的人民对中国的信心。在全球掀起的“汉语热”就是一个明证。目前,“汉语热”已是大势所趋,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铺开,国际社会对汉语这个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不断提高国际公共产品产品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是时代所需,也是新形势所赋予给中国的责任和使命。

对我们这些在高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者来说,除了加深和拓展基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之外,另一重要任务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即培养合格的甚至优秀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直接在汉语国际教育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

在郑州大学,文学院承担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专业学位的性质决定了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不仅要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基于此,文学院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纳了研究生培养基地这一新模式。在研究生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和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和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步达成了共同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合作意愿。

目前文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所建立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比较成熟、发展比较稳定、运行比较高效、效果比较明显。这与双方制定了比较详细具体的基地建设方案,从而明确了各方关系和职责是分不开的。具体如下:

郑州大学文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

一、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下的需要,加强郑州大学文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其、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等,遵照学校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国际教育学院)承担着留学生的培养工作,与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密切相关,文学院与其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两院本着自愿和友好协商的原则,以国际教育学院为依托,建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确立国际教育学院为该基地的依托单位。

第三条:进入该基地的研究生(以下简称基地研究生)主要指郑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经本人申请或导师推荐、学校同意、基地单位接受,也可进入基地进行培养,其管理也适用本方案。

第四条:文学院与基地依托单位国际教育学院签定关于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规定合作的具体内容、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根据协议进行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二、组织体系及各方职责

第五条:基地成立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由国际教育学院和文学院的主要领导、相关教研室的负责人共同组成。管委会下设基地办公室,由国际教育学院和文学院相关教研室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基地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基地管委会职责是研究解决基地建设、发展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基地办开展工作。

第七条:基地办是基地开展日常工作的组织机构,其职责是:执行管委会的各项决定,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与指导相关单位的工作。

第八条:文学院基地工作职责:1、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基地培养有关工作;2、组织研究生进入基地培养;3、加强与基地办、基地导师、学校导师的联系,掌握研究生培养情况,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4、负责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答辩工作;5、负责研究生的就业工作等。

第九条:1、组织实施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制订有关管理办法;2、落实基地管理的具体部门和工作人员;3、负责基地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学校共同进行导师队伍的考核与管理;4、负责基地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日常管理等。

第十条:每年召开一次基地工作会议,交流基地建设管理经验和基地研究生培养经验。

三、导师

第十一条:基地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在分配好学院导师的基础上为其配备基地导师,双方导师互相配合与合作,每月沟通一次,交流研究生培养、科研活动等事项,共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十二条:基地导师的遴选与聘任工作: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导师聘任条件,每年通过基地办组织推荐新上岗导师人选。基地相关人员在承诺承担相应的指导研究生任务的前提下,方可申报。基地为新上岗导师发放聘书,并组织上岗前培训。

第十三条:基地导师指导学生,给予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

四、学生

第十四条:研究生在文学院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后,进入基地进行实践与学位论文等工作。进入基地后学籍仍然是文学院在册研究生,并且继续享受规定学制范围内相应类别在校生的相关待遇。

第十五条:基地研究生的基本要求:1、按照基地导师要求认真开展实习实践、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等工作,并承担基地依托单位一定的工作任务;2、在基地期间,参加基地组织生活;3、经常向文学院及导师汇报工作、生活情况;4、自觉遵守基地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五、培养

第十六条:根据学生实践情况需要,研究生在基地的培养年限一般为1年。

第十七条:基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重点突出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重视和加强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训练

第十八条:在基地培养期间,基地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要求:1、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结合基地科研实践情况制定个人在基地期间培养计划,并报基地办和所在学院备案;2、参加一定的学术活动,每两个月撰写一份报告,对阶段性学习、实践、科研情况进行总结,报告须基地导师审阅并签字;3、每周至少向基地导师汇报一次学习、科研、工作等情况;每两周至少与学院导师联系一次,汇报学习、实践、科研情况。

第十九条:基地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1、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在基地实践的情况,与之相关;2、学位论文应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4、学位论文必须经过开题报告、论文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有关评审与答辩的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基地研究生提交答辩申请时基地导师要签署意见。基地研究生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前四周内完成。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以及课题条件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的文献阅读数量不少于50篇。开题报告需基地导师和学院导师认可

第二十条:基地研究生应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前四周内完成检查其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进展情况

以上是郑州大学文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所建立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方面的大致情况。

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在建设好现有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逐步落实和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同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工作。

典型案例一

研究生蔡琰2015汉语国际教育)

学校导师:赵俊玲   鲁六

2013年入校学习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蔡琰,作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新一批学生,在郑州大学文学院学习的第一年,除了中华才艺、跨文化交际、第二语言习得及测试与评估等专业的课程设置安排,还有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便是国际教育学院黄卓明老师的《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以及马玉汴老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两门课程作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案例教学中将已经掌握的教学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课堂问题,并模拟海外汉语课堂,在期末时以“自选内容七分钟试讲”作为考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授课能力。

上学期间,我们还与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进修生和定向培养的汉语生频繁互动,作为他们课后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其纠正语音语法错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锻炼,我们班研究生第一年就有近半数学生通过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组织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考试。而我和另外六名同学作为河南省第一批赴韩国志愿者,前往韩国各个城市继续学习锻炼,派出前还在北京语言大学接受了为期四十天的岗前培训,受益匪浅。

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我在韩国釜山营销女子高中进行了近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作为全校唯一的外籍汉语教师,我与两名本土汉语教师共同承担三个年级,18个班,三个专业的汉语教学。其中由我独立承担的有普通汉语和旅游汉语。期间带领多名学生参加了当地各校之间组织的汉语竞赛,我所带的学生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的成绩。而我本人也在釜山教育厅组织的“合作教学比赛”中跟搭档一起取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该比赛最高奖为特别优秀奖,其次为优秀奖。)

2015年在国际教育学院担任医学汉语教师,课程内容逐步趋于稳定,但授课方式和课堂管理方法还在不断实践摸索中,脱离了被动接受教育,逐步开始主动学习探索。这期间除了自己高分通过《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而且所教学生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留学生原创诗朗诵比赛中也取得二等奖的骄人成绩。

联系人:蔡琰   联系电话:13781187822

电子邮箱:caiyan602@126.com

典型案例

研究生:马岚(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

学校导师:夏海波   鲁六

2013年入校学习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马岚,作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第?批学生,在校培养期间,学习了由文学院鲁六副书记、司罗红副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黄卓明副院长、马玉汴副教授、韩晓明副教授等优秀的教师讲授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国外汉语课程教学案例》《偏误分析》《汉语国际推广专题》《中华文化与传播》《国别与地域文化》等相关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外教学实例对比分析、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模拟教学、讨论分析、论述总结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实践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全面认知。

2014年9月进入国际教育学院进行专业实习,在完成汉语教学行政工作的同时,逐步开展留学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在实践中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在实习期间参加了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主办,河南省教育厅承办的“孔子学院十周年”系列宣讲活动,亲身参与活动的筹备,了解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感受汉语推广事业的一步步发展,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2014年12月通过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与本校其他八名同学一起赴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岗前培训,有机会当面聆听陆俭明教授、刘珣教授、崔希亮教授等学术大家的专业指导,与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志愿者共同探讨、研究、实践,获益匪浅。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韩国庆尚南道任教,在没有搭档老师辅助教学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全校的汉语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汉语活动,并参与庆尚南道教育厅组织的韩国汉语教师培训活动,为韩国本土教师做示范课程演示,获得一致好评。

2016年回国在国际教育学院任职,兼任招生外联行政工作与汉语教学工作,向学生时期的良师益友虚心学习、通力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提高,在工作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联系人:马岚    联系电话:15617809192

电子邮箱:malan@zzu.edu.cn

典型案例

研究生:周倩(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在校导师:王萍    鲁六

周倩于2013年9月起进入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学习,在校培养期间,先后学习了由文学院鲁六副书记、司罗红副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黄卓明副院长、马玉汴副教授和韩晓明副教授等优秀教师讲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偏误分析》、《国别与地域文化》、《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等专业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及其特征等基础知识。在课堂中,通过讨论分析、论述总结等多种方式学习和探讨国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典型案例,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和未来展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外教学实例相对比,逐步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水平,深化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全面认识。

2013年11月参加国家汉办组织的赴韩国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并顺利通过,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为期四十天的岗前培训。在培训期间,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二百多名志愿者共同学习、探讨、实践,当面聆听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崔希亮教授、刘珣教授等学术大家的讲座和专业指导,收获颇丰。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韩国全罗南道光阳市中洞小学和中央小学担任汉语教师。为期十一个月的任期中,独立开展两所小学的汉语教学工作,备课、教学以及学生课后辅导完全由志愿者一人承担。任期结束时曾获得韩方学校校长、老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2015年1月回国后,在校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和答辩工作。于9月份开始在国际教育学院任职,担任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老师。借助国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开展丰富多样的汉语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逐步提升。

联系人:周倩   电话:18239988589  

电子邮箱:zhouqian198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