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2010郑州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物理工程学院第二届研究生论坛报告会之际,中国科学院王昌燧教授应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邀请来我校为广大研究生作专题学术报告。
欢迎我校广大师生参加!
时间:2010年10月16日上午8:30(周六)
地点:物理工程学院南校区物理科研楼六楼报告厅
题目:浅谈成才之路――以科技考古为例
主要内容:
报告从介绍王梓坤院士关于人才素质的阐述和解读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治学三步曲入手,结合自身的经验,浅谈成才之路。希望对年轻人的科学研究有所启迪
物理工程学院
2010年10月14日
附王昌燧教授简介
男,江苏姜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主任、国际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X-射线考古学术讨论会顾问、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兼秘书长。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工程物理专业。1985年开始从事科技考古研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的基金支持,是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迄今已在Nature、PNAS、Archaeometr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考古》、《考古学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核技术》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上世纪90年代初,他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黑漆古”铜镜表层主要由纳米晶体SnO2组成,引起国内物理、材料界有关同行的重视和关注,之后,结合“黑漆古”铜镜耐腐蚀机理与形成机制的探讨,研究纳米晶体的结构与性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90年以来,先后开展古陶瓷、青铜的产地与矿料来源以及古代食谱等研究工作,业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文物产地及其矿料来源研究、生物考古和农业考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