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培养改革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召开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18 09:59:55


3月14日,由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主办,郑州大学研究生院承办的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培养改革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召开。河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岳德胜,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胡少伟,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香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世勋,研究生院副院长、学位办主任韩良良等领导出席。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专家以及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省内高校研究生院领导、郑州大学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管院长、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团队等80多位领导专家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探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培养改革之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展开研讨。研讨会由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何水主持。

胡少伟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将加强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建设,重点推进“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师资能力提升、质量保障完善”四大工程,呼吁全省高校协同发力,构建“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作为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郑州大学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各兄弟院校齐心协力,共同探索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提升我省乃至全国研究生教育水平贡献应有力量。

 

岳德胜处长立足全省发展大局,指出研究生教育需承担“服务国家战略排头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器、传承中原文化新窗口”三重使命。岳处长深入剖析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体系不完善、内容滞后、方法单一、评价僵化”等问题,提出以产业链驱动课程链重构、学科交叉赋能课程链升级、数字技术重塑教学链形态、评价改革激活质量链动能,“四链融合”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度变革,为河南“7+28+N”产业集群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就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二是加强研究;三是加大投入。

                         

专家报告环节,郑州大学郑红教授结合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医学分子遗传学》建设经验,以《赋能发展,创一流课程》为题展开经验交流;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技术负责人、首席技术官张宁,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清华大学AI课程建设探索》为题,深入探讨了生成式AI引发的教育在四大维度的变革。

      

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革新、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展开热烈讨论。其中,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玉民教授基于工程管理硕士案例教学经验,分享了教育部主题案例申报的要点与思路;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石磊教授结合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本硕贯通嵩山实验班的培养经验,提出“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重要性;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兆鑫教授提出研究生课程建设需打造“顶天立地”的课程体系,推进教研相长的动力机制,开展“虚实结合”的课堂教学;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郭红祥教授认为研究生课程建设不仅需要政策引导和项目驱动,还需依据各高校课程建设特色,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此外,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副主任李杰、专业学位办主任陈玉霞以及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医学研究生办副主任景莹,分别就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研讨会最后,河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岳德胜做总结讲话,指出本次研讨会成效显著,为全省研究生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引与可借鉴的实践范例。同时,针对下一步工作,岳处长做出重要部署,期望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及依托高校郑州大学,能够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研究工作,通过加强联合、汇聚省内高校的力量,充分运用AI这一颠覆性技术,深入探索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高水平课程的建设规律,致力于为全国研究生教育改革贡献独具特色的“河南方案”。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对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彰显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担当,为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与培养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和借鉴。未来,河南省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中心及依托高校郑州大学将持续加大对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全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河南省研究生教育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