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以下简称合作单位)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
一、基地概述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是集培训、指导、科研、疾病监测和预防控制为一体的省级机构。在防治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脊髓灰质炎、丝虫病、碘缺乏病、麻风病、黑热病等疾病已消灭或基本消灭,地方病、寄生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促进河南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河南省CDC拥有不等规模实验室20个,各种高、精、新、尖检验仪器设备400余台,开展的监测检验项目有病毒学、细菌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卫生毒理学和理化检测等。艾滋病、脊髓灰质炎、麻疹、肠道传染病和保健食品功能学等实验室已通过卫生部或WHO认证。随着技术实力的快速增强,河南省CDC与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日益频繁,合作课题和项目逐年增多。课题和项目援助资金已成为中心开展重大防治研究工作经费的主要渠道。
二、基地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
联合培养基地以立足我省、服务地方、注重实效、形式多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通过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可实现事业单位与学院的联合,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培养基地的资源优势,可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广大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平台,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使研究生全面发展。利用培养基地专家不同的研究背景、学术专长,实现优势互补,培养研究生多视角、多领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合作意识,逐渐形成一批结构优化、学科交叉、梯队合理的优秀创新团队,为科技创新奠定良好基础。通过项目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掘、提高相关学科的专业水平,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构建知识创新机制,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并催生一批含金量高的科研成果。
联合培养基地以学校为主体,以河南省CDC为依托,实行动态管理。学校研究生院负责联合培养基地的宏观指导与管理工作,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联合培养基地的具体建设和管理工作。
合作双方联合成立创新基地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双方派员组成。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合作建设的规划和协议,制定相应政策和具体措施,确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科领域、科研合作领域,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切实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管理委员会主要承担以下职责: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制订基地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基地相关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并实施督查;负责基地的建设与运行;聘任导师、研究人员,建设创新团队;建立管理基地建设档案;协调处理基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联合培养基地主要履行下列职能:培养和培训符合现代企业或科研院所需求的研究生层次高级科技或管理人才;协助高校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生源组织、培养与过程管理等;学校选派一定数量已修满符合培养方案要求学分的全日制研究生进入基地参加科研项目攻关,并完成学位论文;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开展科研合作,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学校将根据基地建设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效益,给予一定的配套建设经费。经费使用应当“分帐核算,专款专用”,根据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编制和安排资金预算,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提高使用效益。经费使用由联合培养基地负责人提出使用计划,联合培养基地所属学院审核批准,并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联合培养基地的经费使用于下列项目:为基地建设的调研、交流联络的差旅费,基地日常管理办公费;学生进入基地的交通费和生活补贴;科研耗材、研究生成果交流等。
学校研究生院负责对创新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检查与验收。建设周期内进行中期检查,建设周期期满开展评估验收。学校对联合培养基地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中期检查:1、自查自评。联合培养基地应于项目建设中期向学校研究生院报送中期建设情况自查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经费使用情况以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等。2、专家评估。学校研究生院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查、评估,并给出检查评估意见。3、检查结论。经检查和评估达到要求的可进入下一年度或下一周期建设,未能通过检查评估的将限期整改,直至撤销资格。学校对联合培养基地按照下列程序进行项目验收。1、自评报告。项目建设期满时,建设单位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目标实现情况;建设计划完成情况;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标志性成果;经费使用的结算;档案建设与管理等。联合培养基地应于检查验收前向研究生院报送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终期验收报告。2、专家验收。学校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验收。3、验收结论。学校将优先推荐评选省级培养基地,并在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等工作中予以优先支持,并对创新联合培养基地有关集体与个人予以表彰。项目验收不合格的,终止项目建设。
三、基地建设形成的特色及示范性经验
河南省CDC具有省级一流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科室设置齐全,专业分类明确,其中设置有18业务科室、1个检验中心、16个业务科室实验室和学生教室、学术报告厅、多媒体功能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大中小会议室、职工食堂、住宿套房、体育活动场所和器材。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35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2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138人,具有多年带教管理经验、接受实习任务技术实力和优越条件,完全有条件完成教学单位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实习内容和实习任务。根据目前河南省CDC现状,每年6-12月间每次可接纳专业学位研究生20人。
为配合学校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任务,河南省CDC科教科有专人负责接收、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管理工作,制定实习和带教工作计划,指定有带教经验、工作阅历丰富、责任心强的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负责带教工作。在征求学生对实习过程满意度基础上,由管理科室采取无记名打分方式对带教老师责任心和带教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出个人实习总结,填写实习鉴定表,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和实习情况签注鉴定意见。河南省CDC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到市县基层CDC开展现场调研和技能锻炼,并承担下乡的交通、住宿和就餐的一切费用。同时,尽力给学生创造参加中心学术讲座、课题申报和科研成果评审等全过程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并请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介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情况和预防医学研究前沿进展。
公共卫生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在省CDC实习,不但了解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性质、专业设置和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而且在制定调查监测方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汇总分析资料、撰写学术论文等方面基本掌握了要领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学员普遍认为在河南省CDC实习既能够了解全省疾病流行和防治情况,又能够学到真实的本领。
四、典型案例
科研创新案例一
2007年至2011年,联合培养学生黄学勇、刘洋、胡小宁、程宁宁等参与了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新布尼亚病毒发现的案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便组织专家及联合培养的学生,通过患者线索、医生访谈、病案搜索等途径对光山县、罗山县、新县、商城县等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共发现类似病例49例。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出现发热、乏力、头疼、恶心、食欲减退、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由于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对该病均不认识,临床诊断各种各样,无有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病死率高达16%(49例死亡8例)。随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信阳市建立了监测系统、实行网络直报,并对辖县和市区各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进行了培训。在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通过宏基因测序、病原培养、电镜观察、全基因测序等方法确定了病原类别。同时,参与该案例的学生通过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调查相结合、分子流行病学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对公共卫生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该案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新布尼亚病毒”,阐明了“发热板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空间、地域和人群分布特征及主要传播途径,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等方法,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研创新案例二
2009年8月至9月,联合培养学生邵苗苗参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新安县第三高中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综合防控案例。
2009年3月,墨西哥出现第一个实验室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迅速蔓延,形成全球大流行,截至6月已波及全球五大洲11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接近6万,死亡病例263例。8月23日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中一名学生出现发热(体温38℃),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8月27日经新安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并进行了疫情报告。省、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针对疫情的防治、防控做出重要批示并深入一线进行指导,启动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指挥部。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对流感样病例采集的咽拭子进行甲型流感检测复核,同时也让联合培养学生对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控进行分析。至9月5日,新安县第三高中2900多名师生中累计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196例,其中检验确诊80例,疑似病人116例。9月13日,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无续发病例,解除疫情应急状态。此次疫情造成学生停课7天,直接经济损失627.78万,间接经济损失2000万。
该案例使学生意识到一线基层人员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面对社会舆论处理和领导能力的重要性等,深刻学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正确处理方法和流程。这起甲型H1N1流感大型暴发作为一个典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也值得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去深入思考和学习。
科研创新案例三
学生黄学勇是公共卫生学院和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首批受益者之一,目前已在省CDC担任传染病所副所长,主持工作。通过联合培养直接在省市疾控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有程宁、陈志娟、孙盼盼、杨文杰、李建斌、齐晓燕、胡小宁、段晶晶、王丛丛、刘洋、王荣国等人,为河南省培养了一批优秀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将以往的单一培养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是学校在人才培养领域一直探索的育人途径。
创新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让企事业直接介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硕士期间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和事业单位还会共同为他们设计更符合企业需要的课程和相应的培训,完成毕业设计和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对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等综合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公共卫生硕士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胜任力,对缩短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期,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和了解专业文化,更好地对接专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都大有裨益。
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学生们感觉受益匪浅,而且实践基地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实践证明产学研联合培养是一种成功模式,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发展潜力,学生在实践联合单位就很快转化成了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