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与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及经验介绍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19 10:58:48

   一、基地概述

为了适应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改革步伐,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其针对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及培养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的需要,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把教育、科研和生产三种行为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部门合作的优势,把研究生培养作为中心任务,科研活动和生产活动为研究生教学活动服务,但同时又保持科研和生产活动独立性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在上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开始。其中,土木工程学院与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联合培养基地。基地建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理念,以“集聚高校资源为核心,以联合培养为依托,搭建产学研的大平台;通过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结合体系,有效带动企业人才培养、研发创新和产业能级的提升”为目标,从而实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相关企业的社会声誉,提高他们的人才积聚和储备能力,并促进其增大研发投入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共赢局面。

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单位——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所集工程勘察、设计、研究、咨询、开发为一体的综合设计研究院,对外可承担各类大、中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城市及小区规划设计、中小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设计、环境工程设计、室内外装饰工程设计、基础工程检测等业务。范围涵盖民用、工业、市政、环境等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技术服务等。每年有设计项目1500余项,遍及河南省内及周边省市。因此,在充足的实践项目来源条件下,每年学院约有3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地进行实践学习。

产学研合作教育为研究生提供了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是研究生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并能使专业学习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进而提高研究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和解决重大工程问题、重大技术难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促进研究生做好进入职业市场的准备,最终使自我得到发展、完善。同时,也增进学校与社会生产部门的联系,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联合培养举措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拥有“投石压浆无砂砼小桩地基加固法”、“深层喷射搅拌成桩法”、“倒置式屋面隔热复合板”、“复合灌注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等发明专利和“复合保温砖”、“复合保温板涂装设备”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同时还承担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等多部国家规范及省技术标准的修订编制工作,参与组织编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住宅建筑构造》、《常用设备用房-锅炉房、冷(热)源机房、柴油发电机、水泵房、中水处理站、热交换站》和省《2011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省《CXP保温板倒置式屋面建筑构造》标准图集等国家及省标准设计修订编制工作,在行业中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主持多项部省、市级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和其他项目。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有25位导师具有工程硕士招生资格,其中教授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工程师16人,且全部都有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其中有些导师已经具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

三、基地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

研究生管理工作:

研究生管理工作主要由合作单位和学校协商决定,基地管理中心只是起到协助管理的作用,并不直接参与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一般联合培养研究生在进入企业前,会先与基地管理中心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协议》。在进入企业后,就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若联合培养研究生严重违反基地或企业规章制度,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基地将酌情处理,直至取消其联合培养资格。在补贴方面,实践单位给予联合培养研究生一定的补助。在学习方面,企业中都有兼职导师负责传帮带研究生。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方面,主要以解决工程问题和技术难题,并取得的一定的学术成果为主。在企业中,或以联合培养研究生所负责的那部分课题结果,或以实验结果,或以发表文章和专利申报作为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考核评价。

基地导师建设:

优秀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联合培养研究生进入企业后,首先会安排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帮助联合培养研究生尽快熟悉业务、开展工作。企业导师通过邮件、电话和座谈等方式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校内导师进行沟通联系。在企业导师的遴选工作上,注重导师的学历、科研能力,每年学院会按照硕士生导师评选标准认定基地导师,而生产实习导师则注重实践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企业人员担任,原则上要求具有高级职称。

四、基地建设形成的特色及示范性经验

将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给予同等重视,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同时加强对土木建筑人才职业素质和基本文化素养的培养;充分考虑市场导向和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中充分考虑到市场因素。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将行业组织、培养单位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即要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按照实际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量体裁衣”进行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实现产学的深度合作。

联合培养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从教学到实践逐渐形成了以下特色:大课堂:突破专业领域和学院限制,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公共课一起授课,同时将所有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向研究生开放,组建“课程群”,要求研究生必须修满一定学分的其他培养方向的课程,强化课程教学效果;跨学科:鼓励并要求研究生补修至少2门跨学科(比如人文社科类)的课程,缺什么补什么,主动构建具有交叉性特点的知识结构,加强多学科背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战参与:设计院每年承担的很多设计开发项目,都能提供与工程硕士学位教育层次相匹配的工程实践项目。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以设计和施工为主线,以管理为副线,解决工程中的疑难问题,同时在工程一线进行一个好的工程师所需基本技能的培训;研究生的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工程项目组技术人员组成导师组,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共同指导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研究生的专业实践主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为主,通过专业交叉融合,能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最终,使得所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达到“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要求。

五、典型案例

案例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标准图集的编制”

——13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周玉成

13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周玉成在其导师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静斌老师的介绍下到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联合培养基地)进行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学习。其间,在基地项目负责人于秋波(教授级高工/校外导师)老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下,参与了基地科研攻关项目“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标准图集的编制”。该同学研究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负责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工作,主要进行的工作内容:

1)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外对于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2)通过理论推导利用等效刚度法计算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短期刚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大量的有限元计算对计算公式完成了公式的修正;

3)对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在施工安装阶段的受力和变形性能进行研究,并利用数值分析进行了参数分析;

4)对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吊装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

5)对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在使用阶段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内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6)对理论分析和大量计算成果进行整理,形成项目的技术研究报告。

该生一年的实践学习(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熟悉了标准图集的编制过程,同时在参与编制图集的过程中锻炼了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动手能力,在编制图集过程中用到ANSYS、AutoCAD以及其他的办公软件,尤其是对有限元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通过不断地自我突破,解决了在有限元分析中的所有问题,不仅仅是技术能力上的提升,更是对研究生研究生钻研精神的一次升华,对于以后的工作、科研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动脑能力,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很多问题都是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参与这一项目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与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的积极沟通交流,使研究生对学术问题认识更加深刻,也更懂得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最终,通过理论研究、现场试验及工程实际结合,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项目实施技术研究报告的同时,撰写了3篇学术论文。











新型钢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试验              (施工现场情况)

案例2: “坑内被动区预留土堆对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研究”

——13级专业学位研究生马珍珍

13级专业学位研究生马珍珍在其导师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郭院成教授及基地导师周同和老师(教授级高工)的指导下,在郑州建业凯旋广场项目进行实践学习(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位于郑州市花园路与农科路交叉口西北角,包括两栋办公楼、商场以及整体地下车库。办公楼为地上33层,商场为地上3~5层,车库为地下3层。现场情况如图所示。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现场基坑开挖及支护进行研究:一方面依据土方开挖根据基坑分区、分层、分段开挖的特点,采用已浇筑好的楼板作为内支撑,由于整个项目有两栋办公楼,可以先开挖其中一栋至坑底,由于支护结构前存在足够的预留土体,预留土体可以作为临时性支护,因此可以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然后浇筑地板依次往上施工,浇筑完第一层楼板待混凝土达到其相应的强度等级后,可以将预留土体挖除,此时楼板内支撑作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和桩锚支护结构共同维持基坑的稳定性。

在近一年的实践学习过程中(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进一步学习有关基坑支护的相关规范及标准等,了解几种常见的支护类型、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学习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坑内被动区存在预留土体的桩锚支护结构的模型,分析预留土体对支护结构的作用效应,以及改变预留土体宽度、高度以及坡度时,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预留土带的合理施工及优化设计提出有益建议,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实践,使研究生增强了对施工现场的感性认知,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经过深入施工工地现场,多看,多与工人交流,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工程实践需求和需要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以所学知识体系为依托,以现实环境为观察目标,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更快的胜任工作,更好的适应环境,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案例3: 结构图纸建模过程以及绘制

——14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刘乐庆

14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刘乐庆在其导师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陈萌老师的介绍下到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学习,其间,在基地项目负责人于秋波(教授级高工/校外导师)老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下,该同学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完成建模和图纸绘制的工作,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学习阶段:

1、对结构设计规范进行系统地学习,其中包括《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以及CAD、盈建科软件的学习应用。

2、跟随设计院指导老师进行部分项目的跟进学习和绘制。其中包括:

1)确山县高级中学宿舍楼梁、板、柱施工图的绘制;

2)地下车库的梁、柱、基础的施工图绘制;

3)濮阳市安康苑二期的梁、板、柱施工图的绘制;

4)三层民居的施工图绘制。

濮阳市安康苑二期的梁、板、柱施工图的绘制过程

与此同时掌握了梁、板、柱、基础、楼梯等施工图绘制标准和使用技巧,其中包括梁板柱施工图绘制的通用技术措施以及构造要求。与此同时,在实践环节充分掌握了建模与绘制施工图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通用技术措施,

该生一年的实践学习(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首先达到自我设定的目标:初步了解到设计院的架构设置和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设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使其进一步体会到建筑设计的深刻内在,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到与现实联系的新高度,同时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要求规范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次,还提高该生对电脑制图软件的应用水平,并学到如何规范使用建模软件。除此之外,在多次的制图过程中,使其加深了对设计制图的认识。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教育为研究生提供了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使研究生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习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提高研究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素质,为进入职业市场做好准备,最终使自我得到发展、完善。同时,也促进学校与社会生产部门的联系,加强各方之间的联系合作,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