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概述
根据郑州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培养要求,以及国家建筑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相关培养要求,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与省内12家具有甲级资质的工程设计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建筑与土木工工程(建筑方向、城乡规划方向)工程硕士,及建筑学硕士专业硕士。我院现拥有校外联合培养导师22名。
其中建筑学硕士是我学院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开设的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该专业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全面的二级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在某一研究方向开拓创新的能力。掌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本专业选择联合培养单位时除注重基地的实践、设计能力外,同时重视该基地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上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进行了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其中,建筑学院与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郑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单位——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前身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983 年由省编委批准成立,性质为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于河南省建设厅。2005年12月16日企业改制工作得到省政府的批准,企业性质为科技型企业,法人代表杨德民,注册资金5000万元。
我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持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市政工程设计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风景园林专项设计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工程勘察甲级资质的综合性设计单位。我院还持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压力管道设计、电力行业设计、建筑人防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文物保护规划、土地规划、工程造价、工程招标等多项资质。可承担各类城乡规划设计任务、市政工程(给水、排水、道路、公共交通、桥梁、城市隧道、燃气、热力、环卫等专业)设计与技术咨询工作;同时还可承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及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与技术咨询工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电力设计、以及工程管理(监理、造价、招投标)工作。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目前在职职工1500余人,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人,各类高级职称200余人,中级职称400余人,各类注册人员共计200余人次,我院各专业机构分为:河南省城市规划研究中心、河南省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海绵城市研究中心、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郑州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区域能源设计研究中心、规划分院、市政分院、建筑分院、道桥分院及审图中心、工程咨询管理公司等部门。
二、联合培养举措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与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属的建筑分院、绿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规划分院均有相关学术及实践合作,共聘请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建筑师为联合培养基地校外导师,平均每年联合培养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6名。学生在研究生修学第3、4学期进入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跟随联合导师进行设计实践,每年参与联合建筑设计项目10余项。在此期间根据工程实践内容进行硕士论文选题,同时实践环节成绩由校外导师打分。毕业论文中的实践案例部分学生需与校外导师沟通完成。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自2016年至2020年,为建筑学院设立“河南规划总院奖学金”,奖励金额为每年10万元。用于奖励在科研创新、专业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在校研究生。
三、基地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
研究生管理工作:
研究生管理工作主要由合作单位与学院协商决定。联合培养研究生在进入企业后,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如在职期间严重违反基地或企业规章制度,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基地及联合导师可酌情处理,甚至取消其联合培养资格。
相关学生的学业课程及论文主要由校内导师及课程任课老师负责。论文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在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评价方面,主要以解决工程问题和技术难题,并取得的一定的学术成果为主。
基地导师建设:
优秀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联合培养研究生进入企业后,会与提前联系好的联合培养单位校外导师接触,由企业导师帮助联合培养研究生尽快熟悉业务、开展工作。企业导师通过邮件、电话、座谈、现场辅导等方式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校内导师进行沟通联系。
联合培养导师须具有高工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协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学习的同时,也应适当承担学院的课程教学,及参见研究生培养环节(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以此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有针对的进行辅导。
四、基地建设形成的特色及示范性经验
专业实践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公共及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校外实训基地正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有针对性的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除此以外,郑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及经验:
导师的多方面参与:联合培养导师全面参与到研究生的各培养环节中,除本职的实践环节外,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培养环节均聘请导师参加。由此可将校外导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带入教学中,也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其次,导师之间的广泛交流,促进更大限度的产学研交流和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对设计过程的全面掌握:建筑设计的过程是阶段性和多层次的设计过程。大型的设计院的项目通常会涉及项目的各个阶段与层次。联合培养研究生在这样的大型设计单位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方案类型,也能有机会经历各阶段的设计过程。
各专业协同:大型综合性设计单位的部门设置齐全,涉及建筑类的多个学科方向,设计项目大多跨专业、跨部门。有助于学生宽泛的了解多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关联能力。
奖励机制促进科研与创新:通过设立“河南规划总院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设计竞赛和发表论文、论著。
五、典型案例
案例1: “五云山卫东养生休闲山庄的方案设计”
——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孟夏
20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孟夏在其导师建筑学院贾新峰副教授的介绍下到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郑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学习。其间,在基地项目负责人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下,参与了基地实践项目“五云山卫东养生休闲山庄的方案设计”。该研究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负责前期相关资料整理、项目实地调研和概念方案设计的工作,主要进行的工作内容:
(1)通过对国内类似规模休闲山庄的资料查找与整理,总结国内休闲山庄相关领域的方案设计手法、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等现状与具体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形成对休闲山庄的具体了解与认识;
(2)通过项目实地调研,以及与当地政府、投资方的具体接触,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具体建设条件并理清相关各方面对于本项目设计的整体预期,为下一步具体设计找准整体定位;
(3)在具体概念规划中,充分运用项目基地所在地域的整体环境,并将各方面的设计意图通过自身所拥有的规划知识与方法进行体现,呈现出统一协调的休闲山庄方案设计;
(4)通过项目设计后期的总结工作,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同时积累相关实际工程项目的经验。
该生一年的实践学习(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了解了实际项目进行的一般流程与相关事项,在参与概念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锻炼了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资料整理能力、现场调研能力、社会交往与方案汇报能力等,在概念规划过程中用到Indesign、AutoCAD、PS等专业制图软件以及其他的办公软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的能力,在实践中获得了平常很少接触的锻炼,使该生不仅在技术上得以提升,在实践中使研究生的钻研精神得到提升,更在社会交往方面、团队协作方面等促进了该生的进步。这也使得最终编制出来的设计方案得到了投资方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实践项目的参与对该生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理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2: “伊川科技新城的概念规划编制”
——14级专业学位研究生闫冬
14级专业学位研究生闫冬在其导师建筑学院郑东军教授及校外的指导下,在伊川科技新城的概念规划编制项目进行实践学习(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项目)。
伊川科技新城于伊川县城东侧,毗邻伊河,上风上水,交通畅达 1页目 概念规划3000亩,实
际用地1073亩,集生产厂房、 产晶研发、 总部办公、 大型商业、 配套住宅于一体,洛阳市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超大型产业综合体,投资50亿元,建成后将安排3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标准化厂房100亩,低密度总部办公300亩(窑积率0.6一一0.8),联排别墅200亩(窑积率0.39一-0.7)花园洋房300亩(窑积率0.8 一-1.2),配套商业100亩。
新城项目定位:朝阳产业,中西部崛起科技新城经济引擎,集产业聚集、总部办公、科技研发、商贸物流、配套住宅于一体,旨在带动洛阳乃至中西部区域服装制造业有序发展,进而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化,利用园区经济强力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阔步发展。新城达产之后每年可为国家创造税收1.5亿元,安排就业岗位3万个,能够带动洛阳乃至中西部生产制造业、商贸物流业有序发展,社会效益明显。
结合规划目标与项目基地的周边条件,本项目的规划思考基本为:
1.本项目基地整体沿河呈现带状分布。带状基地在发展规划中便于进行分期开发,利于进行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同时沿河的带状基地能够使得基地得到更多的沿河景观资源。对于带状基地处理上需要加强基地整体的纵向联系。
2.基地西侧拥有较大范围的沿河景观带,同时在基地中部有伊河支流横穿基地,这为基地带来了较多的景观资源,结合优势景观资源,可营造较好的生态新城。
3.规划片区周边紧邻村庄,给片区发展带来一定约束条件。交界地带可依靠现有水渠的天然屏障进行分离,并预留部分缓冲地带。
4.基地周边交通便利,拥有较好的道路资源。南北两端直接临桥,极大的减少了河流对交通的阻隔作用。基地紧邻的伊龙大道与豫港大道可快速抵达洛川高速与二广高速。
在近一年的实践学习过程中(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使该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了所学的规划设计方法,通过整体调研与系统分析,综合各方面的规划期望形成了整体的规划方案。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项目沟通、方案汇报等方面获得了在校不可获得的经验。快速提升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施操作的能力,为毕业后快速适应实际项目工程环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终规划方案也得到了多方的认可。
案例3: “夏邑县城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2025)”
——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段亚楠
20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段亚楠在其导师建筑学院教授汪霞老师的介绍下到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学位实践环节学习。其间,参与了项目“夏邑县城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2025)”。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乡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
夏邑是河南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为更好地促进夏邑县城湖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打造城市之窗,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安排各项设施,指导城市片区的合理开发建设和管理,特编制《夏邑县城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2025)》。
在进行控规项目期间,主要进行的工作内容:
(1)参与项目实地调研,了解项目所在位置和周边环境;
(2)确定规划范围,进行现状分析,依据总规等进行上位规划;
(3)制定规划原则和思想,进行规划策略和功能定位、;
(4)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构思与规划结构;
(5)运用制图软件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完成项目过程。
该生在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实习过程中,参与多起研究项目的绘制,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专项规划等,能够熟练掌握绘图软件的应用,与此同时,在实践环节当中充分掌握了绘制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通用技术措施及标准。在实习过程中,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给以后实际工作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