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2019年新晋研究生导师培训优秀导师代表经验分享专题报告会在综合管理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副主任韩良良主持,2019年新晋研究生导师400余人聆听了报告。
医科导师代表刘宏民教授以“拉高标杆,增加能力,为建设一流大学培养高水平人才”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与体会。他从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拼搏精神几个关键词展开,强调了导师要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做研究不能局限于文献中的套路与步骤,要利用新资源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方法。要培养研究生的洞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鼓励研究生敢想、敢做、敢说,引导研究生发扬拼搏精神。导师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作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导师,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引领研究生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拼搏。
文科导师代表张民服教授以“开拓思路,履尽职责,为培养高质量人才不断努力”为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经验。他指出,好的生源是培养研究生成功的一半,新晋导师必须首先把好生源这一关。要努力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科研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基础,尽早帮助研究生确立课题方向,指导研究生夯实基础、拓宽知识,为学位论文写作打好基础。更要注重学术规范的教育,切莫犯学术不端之忌。导师是研究生在学校里的大家长,不仅要耐心为研究生修改论文、提出建议,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关心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呵护研究生在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中成长。
理科导师代表臧双全教授以“做一个积极乐观的科研人”为题,通过鲜活生动的事例,诙谐幽默地分享了自己的从教经历,讲述了自己积极乐观的科研态度,没有轻易被工作中的困难所打倒,知难而进、坚持到底,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具体事例。鼓励各位年轻导师要用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去,发自内心的干一行爱一行,在科研工作中不要抱有浑水摸鱼的心态,实干才能出成绩,不要计较一时得失,要有广大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努力成为一个正直、乐观的科研人。
工科导师代表王景涛教授报告的主题为“亦师亦友,做好研究生培养”,他对新晋研究生导师倾囊相授,分享了许多研究生培养的干货。如何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导师的指引下实现“Self Help”,如何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阅读文献,如何培养研究生做个细心、勤奋、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如何帮助研究生规避一些科研中经常遇到的误区,如何指导研究生辩证的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失败,如何建设课题组文化、构建和谐向上的课题组氛围,带领研究生一起享受科研的乐趣,发现学习创造的美。
报告内容生动有趣,现场气氛热烈。新晋研究生导师从这些优秀导师的经验分享中收获很大,对如何从事科研工作和指导研究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对如何成为合格的研究生导师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专家简介
刘宏民:男,2005年4月至2019年8月任药学院院长,药物关键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中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郑州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八六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和省重大项目二十余项,发表SCI论文三百余篇,其中一区,二区论文一百余篇,高被引论文4篇。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等。
张民服:男,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河南省政协常委、郑州市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委员会主任等职。
现为郑州大学专门史(经济史)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历史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郑州古都学会会长、河南省督学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中国古代史,多年来,出版著作18部(含合著),发表论文60余篇。201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时期中原人口、城镇特质与东南地区的异同性研究》、201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商人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子项目《碑刻所见明清商人传记资料辑释》,还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多项成果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参与承担的《建设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相继荣获河南省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文明教师、省级教学标兵、郑州大学首批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
臧双全:男,2000年6月和2003年6月分别获得河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孟庆金教授),2006.8-2008.8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麦松威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绿色催化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博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底受聘为郑州大学无机化学学科河南省特聘教授。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8河南学术技术带头人。现担任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化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无机化学学报》编委和《中国化学》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金属簇化学。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在Nat. Chem., Sci. Ad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Sci., Adv. Funct. Mater., Chem. Mater., Coord. Chem. Rev., 等权威化学类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被国际著名刊物Chem. Rev.、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引用5500余次, H-index = 45。2011及2012年在“Nova Science Publishers”出版的两本英文专业论著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撰写其中两个章节。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受邀为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Sci. Ad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un., Nanoscale, Inorg. Chem.,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王景涛:男,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至今在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工作,期间2017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访问学者。目前研究方向:纳米通道膜与膜过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1项。担任JACS、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等近30期刊审稿人。截至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57篇(影响因子大于10论文11篇),包括化工三大刊6篇,Adv. Mater. 1篇,Angew. Chem. Int. Edit. 2篇,Adv. Funct. Mater. 3篇;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论文被SCI引用近1800次。为英文专著撰写1章,授权发明专利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