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培养单位:
鉴于目前我校各院系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着因人设课、重复开课、教学内容陈旧、课程本科化、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等现象,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精神,决定对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审定,经过充分调研,研究生课程基本设定为校级公共课程、院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校级公共课程由公共必修课程(英语、政治理论课程)、供文理、工、医选修的基础课程组成。
院系专业基础课程,硕士生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博士生课程应体现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本着拓宽培养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基础的宗旨,课程设置要注意专业性与交叉性、稳定性与前瞻性的统一,要体现学科本身的特征和应有的知识结构,达到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目的;要体现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注意吸收最新科技成果,更新陈旧的内容。课程设置可按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关的二级学科进行拓宽,要体现二级学科本身的特征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要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适应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高、精、深的要求,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进展,并应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拉开档次,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具备条件的院系,可以实行博士生、硕士生课程贯通设置,整体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
本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     基本任务
1.确定按一级学科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非一级学科的单位可按照二级学科设定,要求体现基础性、宽广性、实用性。推荐1-2门可供全校研究生选修的课程作为校级公共课程。
2.对现有专业方向选修课进行认证,确定课程名称和教学方式方法,对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进行规范和取舍。
3.设置后的课程需确定任课教师,提交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专业基础课程以40学时以下为宜,专业选修课程8—16学时,或以讲座讨论的形式进行,从拓展知识面的角度,扩大信息量,以体现前沿性为宗旨。
二、时间要求
经院系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审定后,10月31日前将确定推荐的校级公共课、院级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以Excel格式发邮件到培养办,并交院系分委员会公章的纸质原件。邮箱地址:swwang@zzu.edu.cn
三、     材料格式
    
| 
 院系名称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  | 
 学时  | 
 学分  | 
 任课教师  | 
 备注  | 
| 
 XX学院  | 
 1  | 
    | 
    | 
    | 
    | 
    | 
    | 
| 
 Xxx  | 
 2  | 
    | 
    | 
    | 
    | 
    | 
    | 
| 
 Xxx  | 
 3  | 
    | 
    | 
    | 
    | 
    | 
    | 
将推荐为校级公共课的在备注栏内标注清楚。
各院系学位分委员会应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对本院系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依据以上的要求科学设置研究生课程,针对开课门数和学生选课统计情况,对选课人数较多的课程进行论证,选课在三人以下(尤其是一人选课)的课程尽量不开,使研究生课程设置更严肃、更规范。
 
                                                                          培养办
                                                                  2008年10月10日
 
 
 
附院系开课、选课情况统计表
| 
 序号  | 
 院系名称  | 
 开课总 
门数  | 
 选课四人 
以上门数  | 
 选课三人 
以下门数  | 
 一人选课 
门数  | 
| 
 1  | 
 化工学院  | 
 91  | 
 37  | 
 55  | 
 44  | 
| 
 2  | 
 历史学院  | 
 103  | 
 44  | 
 59  | 
 30  | 
| 
 3  | 
 文学院  | 
 101  | 
 62  | 
 39  | 
 25  | 
| 
 4  | 
 教育学院  | 
 81  | 
 29  | 
 52  | 
 24  | 
| 
 5  | 
 一附院  | 
 65  | 
 20  | 
 45  | 
 21  | 
| 
 6  | 
 商学院  | 
 85  | 
 38  | 
 47  | 
 17  | 
| 
 7  | 
 物理工程学院  | 
 54  | 
 30  | 
 24  | 
 17  | 
| 
 8  | 
 机械工程学院  | 
 51  | 
 29  | 
 22  | 
 15  | 
| 
 9  | 
 生物工程系  | 
 49  | 
 28  | 
 21  | 
 11  | 
| 
 10  | 
 体育学院  | 
 28  | 
 17  | 
 11  | 
 11  | 
| 
 11  | 
 材料工程学院  | 
 72  | 
 42  | 
 30  | 
 11  | 
| 
 12  | 
 环水学院  | 
 88  | 
 64  | 
 24  | 
 11  | 
| 
 13  | 
 公共卫生学院  | 
 52  | 
 34  | 
 18  | 
 11  | 
| 
 14  | 
 电气工程学院  | 
 33  | 
 19  | 
 14  | 
 10  | 
| 
 15  | 
 三附院  | 
 20  | 
 6  | 
 14  | 
 10  | 
| 
 16  | 
 体育系  | 
 53  | 
 31  | 
 22  | 
 9  | 
| 
 17  | 
 信息工程学院  | 
 62  | 
 37  | 
 25  | 
 9  | 
| 
 18  | 
 旅游管理学院  | 
 20  | 
 11  | 
 9  | 
 7  | 
| 
 19  | 
 公共管理学院  | 
 89  | 
 49  | 
 40  | 
 7  | 
| 
 20  | 
 土木工程学院  | 
 35  | 
 24  | 
 11  | 
 6  | 
| 
 21  | 
 法学院  | 
 94  | 
 72  | 
 22  | 
 5  | 
| 
 22  | 
 工程力学系  | 
 15  | 
 2  | 
 13  | 
 5  | 
| 
 23  | 
 二附院  | 
 26  | 
 15  | 
 11  | 
 5  | 
| 
 24  | 
 新闻传播学院  | 
 19  | 
 6  | 
 13  | 
 3  | 
| 
 25  | 
 基础医学院  | 
 22  | 
 14  | 
 8  | 
 3  | 
| 
 26  | 
 药学院  | 
 30  | 
 18  | 
 12  | 
 3  | 
| 
 27  | 
 化学系  | 
 68  | 
 62  | 
 6  | 
 2  | 
| 
 28  | 
 外语学院  | 
 27  | 
 25  | 
 2  | 
 1  | 
| 
 29  | 
 口腔医学院  | 
 11  | 
 5  | 
 6  | 
 1  | 
| 
 30  | 
 数学系  | 
 41  | 
 22  | 
 19  | 
 0  | 
| 
 31  | 
 建筑学院  | 
 28  | 
 28  | 
 0  | 
 0  | 
| 
 32  | 
 管理工程系  | 
 13  | 
 13  | 
 0  | 
 0  | 
| 
 33  | 
 美术系  | 
 13  | 
 13  | 
 0  | 
 0  | 
| 
 34  | 
 护理学院  | 
 4  | 
 4  | 
 0  | 
 0  |